未来的轨道交通——高速、可靠、融合、可持续

过去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轨道交通在总体规模和建设速度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截止到2022年1月,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经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总运营里程已经超过4万公里,共有51个城市开通了27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8759公里。

面对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浩亭技术杂志采访了同济大学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陈小鸿教授,她向我们介绍了中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陈小鸿博士介绍:

陈小鸿,工学博士,“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上海市嘉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不驻会),同济大学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兼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设计院院长。


轨道交通快速增长趋势仍将继续

陈小鸿表示,未来一段时期轨道交通快速增长的趋势仍将继续。具体来说主要会体现两个方面:“首先,轨道交通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逐渐深度融入到各种人文地理环境。其次,轨道交通的内涵也将渐渐演化,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发展为有形的社会活动场所,方便人们在旅途中进行学习、工作和娱乐活动,提升出行的时间复用性。”这样的发展趋势,也将给轨道交通技术带来更高的要求。

一,更高速

轨道交通需要更快速地将旅客和货物运送到目的地。以中国高速铁路系统为例,它将从当前基准时速300KM/H的CR350平台逐渐提升至400KM/H的CR450平台;与此同时,600KM/H的磁悬浮技术目前也已经进入了试验论证阶段。


二,更可靠

轨道交通系统需要能够适应更为复杂严苛的运行条件。例如,要在高寒、高海拔等恶劣的地理环境中仍保持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在车速提升的情况下依然具备安全可靠的制动性能。


三,更融合

为将不同人文地理环境中的人们有效地连接起来,轨道交通需要将高铁、城际、市域、市内等多种类型的铁路运输产品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多网合一的运行模式。
04可持续轨道交通在更大范围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势必带来各种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绿色、节能、经济性和可持续也一定要列入到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的日程中。例如,为了提升运载效能,需要进一步降低车辆行驶的阻力、减轻车身自重、优化再生制动中能量回馈的效率,以及对列车进行灵活编组,来适应不同区段运力的供需关系。技术要求

当前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已经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包括机械、电气、软件、控制、空气动力、能源、环境、通讯、电子、材料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将不同学科领域的产品联系并整合在一起的连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需要高效可靠的承载和传递机电动力和数据信号,同时还必须要为轨道交通在上述高速、可靠、融合、可持续的发展趋势赋能。

从全生态、全生命周期来看,轨道交通系统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改善空间。例如,提升集成度,简化系统结构并减少元器件总体数量;通过使用更具耐久性的产品和信息化的预测性维护技术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使用可回收利用的产品元器件;对车辆通过时产生的振动和气流的能量进行回收再利用。

对相关产品技术集成提出新要求

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也对相关产品的技术集成提出了新要求。一是系统设计开发,需要逐渐从原来自上而下的单方面基于产品目录选型和提需求的方式,变得更平面化,零部件供应商需要理解系统甚至部分定义系统。二是业内不同角色,包括终端用户、系统集成商和系统设计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需要逐渐从原来的以参数规格为中心,转变为面向应用场景,能够将前端的应用需求传递到整个体系和零部件供应商,适应行业的发展周期,降低在合作创新中的技术获取门槛。另外,轨道交通系统集成必须从行业生态运转的安全性角度,全面考虑到系统零部件产品从研发、制造、供货、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可靠性。

这也是同济大学与浩亭在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合作过程中,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校提供相关的基础设施,如测试场地、车辆、实验室等等,浩亭和其他产品供应商提供相关技术方案。合作各方共同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在相关技术领域展开研究、研讨和试验活动,并基于这些活动构建交流合作生态圈,培养和发展行业人才。

重新定义连接

总的来说,轨道交通的根本使命本身就是连接。新时代轨道交通的发展需要能够适应更为复杂的人文地理环境,兼顾灵活性、可靠性与经济性。它将不仅仅是不同地理位置之间交通工具的连接,还应涵盖人与人之间在移动出行时进行信息交互的连接,人们在设计、规划、管理和使用轨道交通工具时相互协同工作的连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轨道交通系统所使用的产品、技术、能源、物料和资源的连接,乃至其与整个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融合的连接。